- · 《中华少年》数据库收录[05/28]
- · 《中华少年》收稿方向[05/28]
- · 《中华少年》投稿方式[05/28]
- · 《中华少年》征稿要求[05/28]
- · 《中华少年》刊物宗旨[05/28]
周恩来人生的全新起点铁岭市周恩来少年读书旧
作者:网站采编关键词:
摘要:在东北读书期间的少年周恩来 12岁的那年,我离家去东北。这是我生活和思想转变的关键。没有这一次的离家,我的一生一定也是无所成就,和留在家里的弟兄辈一样,走向悲剧的下场
在东北读书期间的少年周恩来
12岁的那年,我离家去东北。这是我生活和思想转变的关键。没有这一次的离家,我的一生一定也是无所成就,和留在家里的弟兄辈一样,走向悲剧的下场。
我离家去东北铁岭,是因为当时父亲、伯父都在那里做事。我在铁岭入了小学,六个月后又去沈阳入学,念了两年书。从受封建教育转到受西式教育,从封建家庭转到学校环境,开始读革命书籍,这便是我转变的关键。
在连绵起伏的龙首山下,蜿蜒秀丽的柴河岸边,背靠铁岭市博物馆,熙来攘往的闹市中,有一座古朴幽静的清代四合院式建筑,影壁墙上书写着四个繁体大字“银冈学堂”——这里曾是清代五大书院之一、有着“关东第一书院”之称的银冈书院旧址。书院始建于清顺治十五年(公元1658年),创始人是清代谪居铁岭的郝浴。郝浴在此讲学十八载,至康熙十四年(公元1675年)复职还朝,留所居宅院为书院,并命名为“银冈书院”,时与嵩阳、白鹿、岳麓、石鼓四大书院齐名。
这里不仅是东北地区唯一保存下来的古代书院,也是周恩来总理人生的全新起点。1910年,12岁的周恩来从家乡淮安投奔伯父来到铁岭,插班进入银冈书院第一小学堂三年甲班学习。在这里,周恩来开始接受西式教育,学习新文化知识,开启了全新的人生历程。
银冈书院是一个典型的北方四合套院。正房为文昌宫,陈列展出关于书院历史沿革的文献资料和历史文物。西厢房用作藏书室,东厢房即为原书院学堂。院内建有东、西碑廊,西碑廊存放着书院三百多年间的古石碑八尊,东碑廊是铁岭名人廊,其中不仅有铁岭历史上的名人郝浴、董国祥、吴凤藻等人的简介,也有中国第一位布尔什维克任辅臣、“抗日救国会”的重要成员邓士仁、雨花台最年轻的烈士石璞等人的事迹介绍。
在铁岭市周恩来少年读书旧址纪念馆中,最精华的两个展室是“新生活的起点——1910年周恩来在铁岭”和“第二故乡情——1962年周恩来视察铁岭”。
“新生活的起点”主要展览的是1910年春,12岁的周恩来离开家乡来到铁岭,进入银冈书院第一小学堂读书,开始接受比较正规的学校教育的情况。在这里,周恩来刻苦读书,是全班学习成绩最好的学生。也正是在这里,周恩来立下了“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”的宏伟志向。
“第二故乡情”展室主要展览的是1962年6月15日,周恩来总理在视察东北期间,重回铁岭的情况。在铁岭,周恩来重登龙首山,并视察了平顶堡公社地运所大队,与农民亲切交谈,实地考察中央制定的“调整、巩固、充实、提高”的方针是否得到了认真贯彻,对铁岭的发展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。他感慨万千地说:“铁岭是我的第二故乡。”
在东北读书期间的少年周恩来
12岁的那年,我离家去东北。这是我生活和思想转变的关键。没有这一次的离家,我的一生一定也是无所成就,和留在家里的弟兄辈一样,走向悲剧的下场。
我离家去东北铁岭,是因为当时父亲、伯父都在那里做事。我在铁岭入了小学,六个月后又去沈阳入学,念了两年书。从受封建教育转到受西式教育,从封建家庭转到学校环境,开始读革命书籍,这便是我转变的关键。
文章来源:《中华少年》 网址: http://www.zhsnzzs.cn/qikandaodu/2021/0314/1133.html
上一篇:平安吴江之检察经专题报道之一关注少年吴江检
下一篇:冷血少年从哪里走来下